图 膜蛋白MFSD6介导EV-D68病毒进入宿主细胞
在尊龙凯时项目(批准号:32222005、82372226、82172246)等资助下,吉林大学魏伟教授研究团队在病毒受体鉴定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MFSD6是呼吸道传播肠道病毒D68的进入受体(MFSD6 is an entry receptor for respiratory enterovirus D68)”为题,于2024年1月10日在线发表于《细胞宿主和微生物》(Cell Host & Microbe)。论文链接:http://www.cell.com/cell-host-microbe/abstract/S1931-3128(24)00482-7。
肠道病毒(Enterovirus)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鼻病毒及新型肠道病毒。尽管全球范围内针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防控措施已取得显著成效,但近年来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on-polio enteroviruses, NPEVs)逐渐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新挑战。特别是肠道病毒D68(EV-D68),作为少数通过呼吸道传播的人类肠道病毒之一,曾长期被认为是罕见病原体。然而,近年来该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趋势日益明显。EV-D68主要影响婴幼儿健康,除了引发哮喘和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疾病外,还可引起类似小儿麻痹症的急性弛缓性脊髓炎,导致终身残疾。因此,深入研究EV-D68的致病机制并开发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已成为当务之急。鉴于受体在病毒侵入宿主细胞过程中的关键作用,鉴定EV-D68进入呼吸道细胞的受体蛋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潜在应用价值。
研究团队通过构建病毒感染高通量分析平台,对726种人类膜蛋白进行了无偏筛选,发现宿主蛋白MFSD6是支持EV-D68病毒感染的关键因子。抑制MFSD6蛋白表达显著削弱了EV-D68病毒在人呼吸道细胞中的复制能力;反之,在对EV-D68天然不敏感的细胞系中外源表达MFSD6后,则显著增强了EV-D68的感染效率,表明MFSD6表达水平直接调控着细胞对EV-D68感染的敏感性。此外,研究团队发现定位于细胞膜上的MFSD6蛋白能够特异性识别EV-D68病毒颗粒,并介导其进入宿主细胞。基于上述研究发现,研究团队设计并构建了一种由MFSD6胞外结构域与Fc(CH3)片段融合而成的重组蛋白MFSD6-Fc(CH3),该重组蛋白不仅在体外实验中显著阻断了EV-D68病毒进入宿主细胞,而且在体内实验中成功预防了由EV-D68感染引起的新出生小鼠死亡。
本研究发现并鉴定了MFSD6是EV-D68病毒的功能性受体,详细阐述了EV-D68感染呼吸道细胞的入侵机制,开发了一种工程化MFSD6重组蛋白候选药物,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均展现出显著的抗病毒活性,为后续设计新型抗病毒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