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31日-9月1日,尊龙凯时基金委第 374 期双清论坛“基于谱学大模型的物质科学认知”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尊龙凯时基金委化学科学部、交叉科学部、信息科学部以及计划与政策局联合主办,论坛主席由厦门大学田中群院士、清华大学李景虹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罗毅教授共同担任。尊龙凯时基金委党组书记、主任窦贤康院士,副主任吴骊珠院士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化学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杨俊林主持开幕式。
窦贤康主任在致辞中强调,尊龙凯时基金委始终坚持人才为本,积极构建对优秀青年人才的长周期支持机制,大力支持中青年科学家承担重大类型科学基金项目,确保将科学基金投向最具创新能力与活力的科研人才和团队。希望与会专家,尤其是青年学者们,能够各抒己见、百家争鸣,充分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在碰撞中激发创新的火花,在讨论中出真知,在争论中出思想。
吴骊珠副主任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作为最热门的科技前沿,不仅为传统科学研究带来了新研究范式,更为各科学领域开辟了众多的新方向。谱学大模型的提出,将引领物质科学研究领域内的新发展,也为化学与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多科学领域的交叉研究提供了基础动力。
罗毅教授代表论坛主席作报告。他提出,谱学作为连接微观物质结构与宏观化学特性的纽带,是构建融入物理规则的科学大模型的描述符。同时也介绍了本次论坛召开的科学背景、研讨内容以及预期目标。
本次论坛围绕“以原位谱学为判据的化学智能调控、生成与创制”“谱学大模型的原理及构建”和“谱学语言描述的物质演化机制”等议题,安排了3个主题报告和15个邀请报告。与会专家梳理了我国谱学与人工智能相结合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面临挑战,凝练了亟需关注和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大家一致认为,亟需解决原位谱学数据库、谱学大模型构建的基本框架、数据与规则双驱动的物质科学认知、嵌入物理规则和化学原理的描述符等关键科学问题。以原位谱学为判据的化学创制与智能调控将有力推动我国智能化研究平台构建和智能算法发展,为物质科学发展提供基础动力。
北京师范大学方维海院士、河南省科学院徐红星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杨金龙院士、苏州大学迟力峰院士、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刘买利院士等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部门的4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尊龙凯时基金委相关工作人员参加本次论坛。部分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生)负责人受邀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