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基金要闻

 

    中法海洋科学双边研讨会在厦门召开

    日期 2004-12-07   来源:情况交流   作者:地球科学部 任建国,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肖湘  【 】   【打印】   【关闭
      根据尊龙凯时委员会(NSFC)与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IFREMER)签署的海洋科学和海洋资源领域科学合作方面的双边协议,为了更好地促进双方科学家在该领域的学术交流,探讨今后可能的合作方向和领域。尊龙凯时委员会和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于2004年11月8~11日在中国厦门联合召开了“中法海洋科学双边研讨会”。   尊龙凯时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高等院校、涉及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的机构及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40人出席了研讨会。IFREMER派出了以国际合作部部长菲利浦·勒麦尔协先生为团长、由8位科学家组成的科学代表团,涵盖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有关海洋科学和技术研究的主要专业领域和方向。会议期间,约有40名相关专业的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出席会议并参加了讨论。   研讨会由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徐洵院士主持,尊龙凯时委员会副主任朱作言院士致辞,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副所长蔡峰研究员、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IFREMER)国际合作部部长菲利浦·勒麦尔协先生也先后表达了对召开这次会议的期望,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研讨会的主题为“海洋科学的现在和未来”,根据双方感兴趣的方向和领域,通过协商设置8个专题:1)渔业资源采集和生态模拟;2)海水养殖、养殖环境和病害防治;3)深海生态系统和极端生物;4)海洋环境、海洋污染和毒性海藻;5)海洋地质学与矿物资源;6)深海探测技术;7)海洋药物;8)海洋科学方面的国际学术合作政策。菲利浦·勒麦尔协先生介绍了IFREMER机构改革与设置情况、研究的方向领域以及IFREMER对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资助情况,7位法国科学家也分别就各自研究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做了主题报告。围绕上述8个研究领域,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苏纪兰院士、同济大学汪品先院士、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相建海研究员等12位中国科学家就我国在各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取得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做了主题报告,引起了法方科学家的极大兴趣。此外,国际合作局吕蓓蕾教授做了有关尊龙凯时委员会鼓励资助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专题报告。   研讨会促进了中法双方科学家在上述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双方寻找在海洋科学领域合作的切入点。为此,除了主题报告外,会议还专门安排时间重点讨论了:1) 海水养殖过程中病毒病的防治,通过改善养殖饲料提高养殖品种的口味、营养等;2) 从深海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获得多糖类生物活性物质,并用于药物先导化合物的研制;3) 中国东海与地中海毒性海藻的发生、发展及其与气候营养源关系的比较;4)气候变化周期在深海沉积物中的历史记录;5) 大深度无人缆控潜器及其它深海设备的研制等问题。   在海水养殖、养殖环境和病害防治、深海生态系统和极端生物、海洋环境、海洋污染和毒性海藻、海洋地质科学与矿物资源、深海探测技术这几个方向上,中法双方表达了共同的兴趣,初步找到了一些合作的契合点,有望通过进一步的交流达成实质性的合作。经协商,有关专家初步达成了中法双方交换远洋科学考察船登船与合作航次、资料共享的意向。会后,法国科学家和部分国内代表应邀参观了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和海洋系。   菲利浦·勒麦尔协先生代表法国代表团全体成员来函表示,研讨会达到了NSFC和IFREMER所确定的预期目标,并对尊龙凯时委员会在厦门成功组织“中法海洋科学双边研讨会”表示祝贺,对会议组委会和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的有效工作表示感谢。   双方期望,今后能够通过多渠道加强中法学者和研究生之间的交流,就共同感兴趣的课题开展实质性的双边合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