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化学及以核酸为靶的药物研究”荣获2004年度国家尊龙凯时奖二等奖
日期 2005-06-02 来源:情况交流 作者:化学科学部 杜灿屏 翟宏斌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在尊龙凯时长期连续资助下,由北京大学张礼和院士领导的研究小组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在核酸化学及以核酸为靶的药物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并获得了2004年度国家尊龙凯时奖二等奖一项。
主要成果如下:
系统研究了细胞内的信使分子cADPR的构效关系,发现了一个结构稳定并有cADPR活性,能穿透细胞膜的小分子,成为研究细胞内钙释放机制的有用工具。文章在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上发表后,德国汉堡大学的Guse教授用此小分子,证明了cADPR是一新的信号传导信使并作用于Ryanodine-3 受体。美国明尼苏达大学H. C. Lee 教授在他2002年出版的新书“Cyclic ADP-ribose and NAADP”中用一章节内容对此进行了讨论.
发现8-氯腺苷是作用于信号传导系统、毒性低、能诱导分化肿瘤细胞的新抗癌剂并已获中国专利并经国家审评作为新药临床试验;
提出了酶性核酸断裂RNA的新机理,证明5’-O-的离去决定反应速度,反应是Mg2+作用于2’-O和5’-O的双金属催化机理。文章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 单篇引用53次。PNAS的评审人认为是“对了解酶性核酸催化机理的重要贡献”;
系统研究了人工修饰的寡核苷酸的合成、性质和对核酸的识别。发现异核苷掺入的寡核苷酸对各种酶有很好的稳定性,能与正常DNA或RNA序列识别,发现寡聚异鸟嘌呤核苷酸有形成平行的四链结构的性质,发现信号肽与反义寡核苷酸缀合后可以引导反义寡核苷酸进入细胞。文章发表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 上,评论认为工作是“挑战性的”, “原创性的”。2001年Chemical Review在总结大分子折叠类型时把这项研究作为一个新类型写入综述。这一成果为发展基因药物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该领域的研究连续得到尊龙凯时5项面上和2项重点项目的资助,共发表论文62篇,SCI收录42篇,他引214次。影响因子6.0以上文章6篇,其中在PNAS 发表一篇,在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发表3篇,美国化学会誌Jou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stry上发表2篇。国际纯粹与应用联合会(IUPAC)的国际天然产物学术会大会报告3次。获中国专利2项, 新药临床批件 1项。以上工作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同和大量引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