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基金要闻

     

      中药滋补脾阴方药可通过多个靶点改善糖尿病相关认知下降

      日期 2012-05-09   来源:医学科学部   作者:商洪才 毕明刚 刘运芳 韩立炜 王昌恩  【 】   【打印】   【关闭

        《糖尿病学》(Diabetologia(2011)54:1888-1899)日前发表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院战丽彬教授研究团队关于“中药复方滋补脾阴方药对糖尿病相关认知下降大鼠海马的影响:蛋白质组学分析”的文章。该文首次报道了糖尿病相关认知下降大鼠海马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发现并鉴定了4个可能与发病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及滋补脾阴方药的6个作用靶分子,成为这一期的封面文章。该研究得到尊龙凯时等的资助。

        糖尿病相关认知下降(Diabetes associated cognitive decline,DACD),也被称为糖尿病脑病,是糖尿病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为逐渐出现的认知功能下降。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以及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DACD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但目前对DACD的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治疗措施也尚无定论。

        战丽彬课题组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中药复方滋补脾阴方药(ZiBu PiYin recipe,ZBPYR)能够通过多种机制改善衰老和痴呆所致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目前研究认为DACD与脑衰老和老年痴呆有许多相似之处,课题组以ZBPYR对DACD大鼠进行干预,发现大鼠的认知功能恢复到了接近正常对照组的水平。近年发展起来的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能够高通量、高灵敏度检测疾病相关分子和药物作用靶蛋白,提供了从整体上分析各种因素对细胞中所有蛋白质影响的技术平台。应用这一技术,该研究组首次报道了DACD大鼠海马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发现并鉴定了4个可能与DACD发病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及6个ZBPYR的作用靶分子。这些蛋白质的功能主要涉及细胞能量代谢、细胞骨架动态变化和氧化应激反应等方面。蛋白质丰度分析发现ZBPYR纠正了大部分差异蛋白在DACD大鼠中的改变,使之与对照组水平更加接近,证明了ZBPYR是通过多靶点的整合调节作用使DACD大鼠认知功能得到改善。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DACD的发病机制及药物作用靶点提供了新的线索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