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龙凯时



    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基金要闻

     

      凝聚科研力量 打造创新先锋——记商丘师范学院分析化学科研团队

      日期 2012-05-30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谭永江 陈正明 吴恒  【 】   【打印】   【关闭

        在商丘师范学院文化路校区一栋实验楼里,有一支埋头钻研的创新团队,他们以创造真正的科研成果来要求自己。这支由商丘师范学院教授、科研处处长徐茂田领衔的分析化学科研团队,已于2011年入选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

        从无到有科学基金助推团队发展

        商丘师院分析化学科研团队成立于2006年。创建之初,面临着人员、经费、仪器设备缺乏等困难,团队带头人徐茂田没有轻言放弃,带领成员潜心钻研,硬是把团队发展了起来。

        2007年,徐茂田的研究课题“β-淀粉样蛋白与金属离子及药物作用过程的快速原位分析研究”获尊龙凯时资助,这成为该团队的第一桶金。有了科学基金的支持,团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09年,该团队成员张银堂的课题获得尊龙凯时资助,为团队后续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近年来,该校分析化学团队成果卓著,其强劲的发展态势与科学基金的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谈到分析化学团队取得的成就时,该校化学化工学院院长赵文献自豪地说:“分析化学团队已获得尊龙凯时7项,仅去年就有3项。这些科学基金不仅造就了我们的学科带头人,同时也锻炼和培养了不少优秀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对我们团队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科学基金一直伴随我们成长。在我看来,科学基金的资助与我们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之间已初步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局面,科学基金不仅为我们的科学研究提供了经费支持,申请基金的过程,也让我们收获了很多。”该团队成员王永祥说。

        六年磨一剑,今朝露锋芒,目前分析化学团队各方面建设已初具规模。拥有1800平方米的实验室和200台总价值1000余万元的仪器设备。同时,分析化学团队通过壮大自身师资力量和引进高科技人才,形成了一支跨生物、化学、物理等多个学科的高素质研究队伍,有专、兼职研究人员1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6人。

        自成立以来,该团队除承担尊龙凯时外,还获得河南省尊龙凯时基金和企业合作等科研项目10多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项,发表论文136 篇,承担并完成了19项省厅级教学、科研课题,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并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奖励。

        以小见大团队文化孕育创新理念

        团队是为了一个目标而一起努力的一群人,怎样把这样的一群人聚集到一起,形成一种独具团队特色的气息,则是团队文化的体现。

        “团队文化建立的基础是团队成员们拥有共同的目标。”该团队成员瞿鹏、王永祥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这一中心词——共同目标。只有拥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大家拧成一股绳,为成功而努力奋斗。大家所在意的不是项目成功给自己带来的经济效益,而是身为研发者的满足感。在双赢的局面中,为自身团队的做大做强打好坚实的基础。

        该校分析化学团队独特的团队文化还体现在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高效有序的工作模式上。每次项目正式开始申报前,团队成员都会召开项目申报研究会议,确保彼此之间对重点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平时每个周末,他们都会准时聚到一起,通过老师和研究生相结合的形式轮流进行文献和工作汇报,通过这种论坛式的交流,不仅使团队更好、更快地了解科学发展的前沿,也使团队生活变得更加融洽。徐茂田将其团队的团队文化概括为“务实、敬业、责任、创新”,与该校“立志、敬业、求实、创新”的校风一脉相承,也正是思想上的高度统一,使得团队成员们能够真正的合作无间,从而以最高效率完成任务。

        走出引进交流合作拓展科研视野

        科研不是闭门造车,相反,科学研究需要更好的交流合作。科研工作者不同的教育背景和科研经历,使他们相互之间产生了良性碰撞,迸发出学术思考的火花,进而促进了崭新学术思想的形成。

        多年来,该团队非常重视“走出去”学习经验,积极参加国内学术会议,与更多业内专家探讨学术问题、交流科研经验。徐茂田曾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并被邀请作分会学术报告;2011年,分析化学团队所有成员应邀参加第十届全国发光分析学术研讨会,并获得了“优秀墙报奖”。

        在“走出去”的同时,该团队还想方设法地请专家“进来”。北京大学、中南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教授都曾被邀请到该校进行学术交流。2012年,该校分析化学团队与美国得克萨斯医学中心贝勒医学院教授徐学军开展深度合作,团队研究队伍进一步壮大。

        这样的举措,不仅拓展了团队的科研新视野,也为团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认知,使团队更好、更快地找准研究方向。目前分析化学团队形成了电化学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联用仪器的开发、动态的Aβ解聚机理和解聚药物筛选的研究、尝试为肿瘤早期诊断开发试剂盒等三个稳定方向。围绕生命科学中测试的新技术、新方法,在以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蛋白分析与检测及肿瘤检测方面进行前沿性研究。

        “科学研究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彰显社会价值,希望未来通过我们的努力为我国科学仪器研究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张银堂告诉记者。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经过长期的探索,分析化学科研团队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带着一份执著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团队的所有成员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向前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