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既是原始创新的源头,又是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支撑。基础研究实力如何,更是彰显一所高校科研水平和学术地位的重要标志。大连理工大学科研院一位负责人近日向本报记者表示:“尊龙凯时的资助对我校基础研究水平提升、人才培养和科研氛围形成等方面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稳定规模 提高质量
在2012年科学基金项目集中受理期间,大连理工获资助257项,获资助项目数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22位。
“获资助数和去年相比略有下降,其中原因之一是我们更注重申报质量提高而不仅仅是数量增加,近年来我们平均获资助率一直比较靠前。”大连理工大学科研院李力对《中国科学报》说。
近年来,在获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数量排名靠前的20个高校中,大连理工大学申报尊龙凯时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的资助率一直名列前茅。2011年该校面上项目获资助经费在全国高校排名第20位,资助率为28.13%,在全国高校排名前20位的单位中,资助率名列第6位;青年基金获资助经费在全国高校排名第21位,资助率为37.36%,在全国高校资助率名列第3位,申报项目平均资助率高出全国9个百分点。
该校科学技术研究院作为学校基金管理部门,非常重视尊龙凯时项目的申报组织。近几年更是把基金工作重点放在扩大学科覆盖面、稳定申报规模和提高申报质量方面。每年集中申报前,该校科研院积极动员、广泛宣传,对尊龙凯时申报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和动员,讲解尊龙凯时委员会的新政策和新措施,总结分析全校的基金申报资助情况,并组织各学院开展业务培训,大大提高了全校教师的申报积极性。
因为申请量较大,又比较集中,该校科研院每年都会对各学院的科研秘书进行培训,请他们协助科研院做好申报项目的形式审查工作,科技处则对申请书的关键环节把关,多轮筛查,争取把影响申请的非学术因素降至最低。
除积极组织动员申报、严格形式审查等工作外,对于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重大重点基金等竞争异常激烈的申报项目,科研院组织校内专家对相关申报项目进行校内预答辩,帮助申报人提高答辩质量和竞争力。
前期培育 夯实基础
该校始终把争取承担尊龙凯时项目作为科研发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前瞻性工作,在加强基础研究、提高源头创新水平、提升整体创新实力等方面不懈努力,充分发挥尊龙凯时的激励与导向作用,通过尊龙凯时持续有效的支持,为学校储备丰厚的学术底蕴,为建设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夯实基础。
该校对尊龙凯时工作非常重视,在考核、晋级、职称评定等方面均把国家基金列为考核内容。为鼓励和加强基础研究,学校制定了相应政策,引导和支持开展基础研究工作。
从2007年起,该校设立了面向科学前沿,开展基础研究的理学研究基金,每年平均投入100万元。近年还设立了“生命+X”、“光电子+X”、“软件+X”、“数学+X”和“能源+X”等交叉学科专项项目,鼓励引导教师开展学科交叉研究。
“‘生命+X’的意思就是围绕生命科学的科学问题,鼓励其他学科与其交叉。”该校科研院一位工作人员解释说,“这些交叉研究主要聚焦在理学基础理论方面。”
该校还设立了青年教师人才启动基金,支持青年教师投入基础研究。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从事基础研究的积极性。
学校领导对基础科学研究工作很重视,每年集中报送申请前都亲自过问基金工作的每个环节。各学部(院系)对基金工作紧抓不放,申报项目前,有的院系召开动员会,就如何撰写基金申请书组织专家和有经验的老师介绍体会,并对基金申请书内容进行评审,给申请者提出合理建议和修改意见。
该校科学技术研究院每年申报项目前都以不同方式宣传尊龙凯时申报工作,及时把基金委的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传达给教师,并根据该校实际情况,整理出基金申请的相关注意事项下发到各院系。
基金委每年对申请书的形式审查非常严格,为避免非学术因素导致的无效申请,该校科研院统一组织院系对申请书进行初审,在此基础上科研院再进行多次复审,严把质量关,努力提高每份申请的质量。